2025年8月12日至13日,徕卡显微系统2025年第二期客户培训班-徕卡FRAP & FRET共聚焦高端应用客户培训班在Leica上海客户体验中心成功举办。
来自北京大学、西湖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徽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科研院校的课题组专家老师和平台专家老师齐聚位于上海的徕卡显微系统客户体验中心,参加此次培训班,共同探讨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FRAP、FRET的前沿进展、高端应用、操作技巧及数据分析方法,助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持续推动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徕卡显微系统生命科学应用工程师分享FRAP、FRET原理及应用
本次客户培训班包含以下内容:
前沿技术解析:来自徕卡的应用专家分享FRAP(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与FLIM-FRET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案例。
深度实操演练:提供Leica STELLARIS高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实操培训,包括FRAP、FRET、FLIM-FRET、TauSense数据采集和分析。
专家互动交流:搭建平台,促进与领域内顶尖用户之间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科研新方向。
徕卡显微系统生命科学应用工程师讲解FRAP实验操作要点和技巧
培训过程中,徕卡显微系统生命科学的应用工程师们从基础原理、前沿应用、实验设计、数据解读等多个维度对FRAP、FRET成像技术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享讲解。同时在传统FRET成像方法的基础上,徕卡应用介绍了基于STELLARIS FALCON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的FLIM-FRET和基于TauSense的TauInteraction技术,展现出STELLARIS白激光系统在FRET成像实验上的强大优势。在上机演示环节徕卡应用就成像实验中的难点和技巧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徕卡显微系统生命科学应用工程师分享FLIM-FRET、TauInteraction原理及应用
通过此次培训班,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从硬件原理和软件逻辑层面更深入地了解了FRAP、FRET成像流程,解决了过往FRAP、FRET成像实验的痛点难点。同时,各位老师们也在培训中互相分享经验,实现科研交流与合作。
徕卡显微系统生命科学应用工程师讲解TauSense上机操作
会后,参会的专家老师们纷纷表示,
“徕卡显微系统组织的本次培训,让我对FRET & FRAP成像技术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理解,帮助我推进科研课题的开展。“
“本次技术交流会让我结识了很多同行,让我们彼此建立联系,交流经验,对我的科研工作很有帮助,也希望徕卡能继续推出更多的成像技术培训课程,期待下一次来到客户体验中心进行培训交流。”
培训结束后,徕卡显微系统为全程参与培训的老师们颁发了“2025 FRAP & FRET知识与技能证书”。
培训圆满结束,参会老师与徕卡应用工程师们合影留念
如果了解更多关于FRAP(漂白后荧光恢复)和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技术和知识,您可以访问以下内容:
荧光寿命成像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寿命是荧光团在发射荧光光子返回基态之前保持其激发态的平均时间长度。这取决于荧光团的分子组成和纳米环境。
FRAP实验步骤式指南
漂白后荧光恢复(FRAP)已被认定为观察大分子平移扩散过程方面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由此产生的信息可用于确定动力学性质,如扩散系数、流动分数和荧光标记分子的传输速率。FRAP实验利用了短激光脉冲的荧光团辐照。
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 (FRET)介绍
如果两个分子在空间上非常接近(几纳米),能量可以直接从“供体”传递到“受体”,无需光的发生。这种能量直接交换称为“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共振”表示两个分子必须共享能量窗口,即供体的发射光谱和受体的吸收光谱。
通过非拟合且简便的FRET-FLI方法可视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了解活细胞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对于解读大多数细胞功能背后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金标准是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