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细胞智能成像监测仪

作为智能型细胞生长成像监测设备,PAULA 活细胞成像检测仪能够帮助您优化日常细胞培养工作并将成像结果标准化,改善下游实验流程。体积玲巧的 PAULA活细胞监测,可以放置在任何实验台上甚至直接放置于培养箱中,安全无误地监视细胞的生长及变化。当细胞需要做下一步操作时,PAULA会及时通知您。PAULA快速、智能,只要您需要,即可让您时刻了解细胞的生长情况。

智能细胞培养的优势:

记忆您的个人设置,为您节省时间

取代细胞培养过程中的主观判断

连接网络后可实时观察培养箱内细胞的状态

PAULA 细胞实时监测仪不仅仅助力于细胞培养,更为您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细胞管理。


徕卡显微系统官方客服收到您的信息后,将委派徕卡销售工程师或徕卡官方渠道授权经销商为您提供产品准确报价。
徕卡显微系统官方客服收到您的信息后,将委派徕卡销售工程师或徕卡官方渠道授权经销商为您提供产品准确报价。
您提交上述资料视为您同意我们收集、使用上述信息,我们会妥善保存您提供的信息。点击阅读 徕卡隐私协议
使用 PAULA 对细胞进行成像监测

细胞培养从此告别主观判断

PAULA 活细胞成像检测仪能够替代人力检测诸如细胞密度等细胞系特征。实验人员无需再主观判断细胞生长情况。此外,PAULA 成像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利用内置条形码阅读器,PAULA 能在毫秒内扫描并识别出您的培养瓶。即使样品数量很多、时间紧迫,您也能轻松自如的管理细胞,并快速、准确地完成实验工作。PAULA 的数据保存在一个结构清晰、便于追溯且可靠的数据库中。

PAULA可以记忆不同操作人员对不同细胞的参数设置并加以保存,以便随时调用。


使用多台 PAULA 智能成像监测仪能够显著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PAULA 可以有力地支持您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让您受益于其实用的软硬件功能。

1、快速检查细胞状态

2、快速检查接种细胞

3、夜间长时间序列成像



MDCK mx1-GFP 细胞相差/荧光图像
PAULA 记录的 MDCK mx1-GFP 细胞相差/荧光图像,德国马尔堡大学的 Ralf Jacob 教授友情提供

从简单成像到细胞分析

您打算对大型细胞群体进行成像或分析吗?无论是免调试相差、多通道荧光和时间序列成像,还是各类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密度检测,PAULA 活细胞成像检测仪都能成为您的得力助手。

请咨询当地销售代表或者直接网上搜索徕卡 App 应用程序来升级您的 PAULA 系统。了解如何升级您的 PAULA系统。即将发布更多内容 – 敬请持续关注。


PAULA 支持 Windows、iOS 和 Android 操作系统

网络连接互联互通

活细胞监测PAULA 能够被安放在细胞房的任何地方:实验台上、培养箱中或是超净工作台里。此外,它提供灵活多样的控制选项,确保您即使身在外地也能观察到实验室里的细胞。

您可通过触摸屏直接控制 PAULA,也可使用平板电脑通过无线连接实现远程操控。无论 Windows、iOS 还是 Android 操作系统,它都能良好兼容。

需要长时间同时对比多个细胞系?当然可以!您可以并联最多 4 台 PAULA 细胞成像显微镜,同时为 4 个独立样品执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


RELATED PRODUCTS
相关产品
模块化的 DMi8 倒置显微镜是 DMi8 S 平台的核心。DMi8 S 平台是适用于日常活细胞研究的完整解决方案。不管是精确跟踪培养皿中单个细胞的发育,筛选多个分析,获取单分子级的清晰度,还是梳理复杂过程的行为,DMi8 S 系统都能让您看得更多、看得更快,让您发现隐藏的信息。
徕卡DMi1倒置显微镜支持您专属的工作流程。操作直观,灵活自如,使您可以完全专注于您的工作。根据需要,选择功能,如有必要,您还可以轻松添加必须的各种配件。
徕卡 DM IL LED 倒置显微镜具有高性能光学元件、人体工学设计和 5W LED 照明,是细胞培养、显微操作、免疫染色样本成像和活细胞常规检查的理想选择。 徕卡 DM IL LED 提供各种不同的对比方法,方便您按需成像、观察样本。 只需几步操作,即可获得高质量相差成像、出色的调制反差成像和清晰的荧光成像。 稳定性高、操作空间充裕、适用大型培养瓶的更长工作距离、照明稳定且不发热,让显微镜成像更加轻松便捷。
RELATED DATA
相关资料
2022年09月29日 10:15
从40-50或80毫米工作距离之间迅速切换 工作距离很广,使徕卡DMi1成为活细胞实验室的搭档。利用S40(工作距离40mm-50mm)聚光镜搭配相衬插板,可用于培养皿、多孔盘以及大多数类型的培养瓶,获得令人满意的分辨率:S40通过简单地移动即可提供额外的10mm自由空间。 当搭配较高的培养瓶时,只需几个步骤将S40更换成S80(工作距离80mm)聚光镜。无需拆换整个照明臂。
2022年09月29日 09:59
光学性能和照明条件是显微镜检查中的关键元素。Leica DM IL LED的新颖设计,融合了上述两项特征。作为徕卡出品的第一款倒置常规显微镜,Leica DM IL LED不仅配备了稳定的Leica HC光学器件,还搭载了LED照明装置。透射光照明装置融入了充分优化的聚光镜以及反差观察法,适用于细胞生物学应用领域。高稳定性、大操作空间和工作距离,不带热效应的照明装置,以及独立的电子部件,这些优势特征无一不为显微镜检查提供了适合的工作条件和环境。Leica DM IL LED 尤其适用于生命科学、发育生物学的各类细胞和组织培养检查,亦或细胞学的显微操作,以及转基因或电生理学的活细胞检查等应用领域。
RELATED TECHNOLOGY
相关技术前沿
2022年10月26日 14:41
光学显微镜旨在放大肉眼不可见的物体。为此需要采用高品质光学器件来获得优秀的分辨率。但是,所有光学组件都会对光路中的光线带来负面的影响,最终导致像差。本文将重点介绍此过程中涉及的光学元件及其物理参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减少像差的方法原理进行了一次历史概述。结果表明,将显微镜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有助于协调其各个组件并获得最佳微观结果。
2022年08月17日 14:26
新冠病毒也许是人类已知的作为危险的病毒之一,其传播力强、途径隐秘危害性大,而面临如此大敌,多亏了核酸检测技术发展才可以使其无所遁形。但是核酸检测技术首先都需要对核酸中的信号进行放大,以最新版的国家新冠指南中所描述,需要将收集到的DNA进行35个循环的扩展后才可以用于检测,这个参数虽然较之之前的40个循环有所减少,但是放大倍数也有235之多,可以想象如果中间有任何错误都会被放大如此高的倍数。怎么样才能测得准确呢?标准品是最为关键的保证之一。
2022年05月31日 09:31
新冠未平,猴痘又起,2019年底的新冠已经肆虐2年多了,还未结束,新的一场潜在流行又开始若隐若现,这就是猴痘病毒。 猴痘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的病毒),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随着在1980年消灭了天花和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成为最严重的正痘病毒。1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热带雨林仍有猴痘散发病例。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在2022年初猴痘病毒再次进入到大家的视野。具路透财经早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最近爆发的猴痘疫情,此前欧洲公布有100多例确诊或疑似病例。德国称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猴痘疫情,至少有九个欧洲国家-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以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报告了病例。世卫组织称,科学家们正在对不同病例的病毒进行研究,看看它们是否有关联,预计将很快提供最新消息。2
2021年12月07日 15:08
高端仪器之所以受到顶尖科学家们的青睐,不仅因为它们在日常使用中表现出的稳扎稳打,还因为其在捕捉关键性创新实验结果时带来的无限可能。今天,我们通过解读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徕卡多光子显微镜用户近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Primordial GATA6 macrophages function as extravascular platelets in sterile injury”的研究论文[1],感受一下徕卡DIVE(Deep In Vivo Explorer)多光子显微镜在体成像的“速度与激情”。
wechat
欢迎扫码关注徕卡官方微信,更多显微技巧,行业资讯尽在掌握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