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或点击右上角...分享

声明:本文转自北京福禧康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创办的 “神外前沿”新媒体中的《徕卡神刀博览》栏目。该栏目由徕卡显微系统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合作创办的一档精品神经外科手术展播类栏目,由“神外前沿”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专家投稿。根据合作协议,徕卡可转载该栏目文章。未经“神外前沿”新媒体和原作者授权,禁止徕卡以外的第三方转载。文中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徕卡。

徕卡神刀博览第111期|专访中国医大一院陶钧:颅底岩斜区脑膜瘤 在国际上提出新分型

本期观点摘要

中国医大一院陶钧副教授:

1、我们颅底组每年做复杂的颅底手术量在200台左右,其中最多是复杂的颅底脑膜瘤,另外也常规开展听神经瘤、颅眶沟通肿瘤等手术。

2、显微镜下优势首先是景深,我个人的应用特点还是喜欢高倍数的观察,因为高倍数观察,无论是视野,包括精细的操作等都有保障。

3、对于岩斜区脑膜瘤,我们在国际上提出了分型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手术录像

(仅限医疗专业人士免费观看手术视频)

本期访谈

神外前沿: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进展?

陶钧:我们颅底组主要工作包括:颅眶沟通性疾病、前颅底、海绵窦疾病、岩斜区脑膜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颈静脉孔区脑膜瘤、松果体肿瘤等。

在岩斜区脑膜瘤上有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因为我和王运杰教授追踪岩斜区脑膜瘤疾病已经10多年了,2014年在《欧洲神经外科学报》上发表文章,专门论述岩斜区脑膜瘤。在国际上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分型方法,给岩斜区脑膜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各个手术入路和岩斜区脑膜瘤治疗提出了我们的经验和介绍。在该领域,我们有一定的发言权和经验。

神外前沿:岩斜区脑膜瘤,采取哪些入路?

陶钧:在专业领域里,有很多国际国内的医生可能擅长某一个手术入路,比如国际上萨米教授比较推崇乙状窦后入路,但岩斜区脑膜瘤是很复杂的疾病,从小到大可能累及到后颅窝、中颅窝、海绵窦,甚至长到蝶窦等很多区域,我认为用一种手术入路去评价这种复杂的疾病显然不科学。

每个手术都有特定解剖的适应和不适应范围,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地方;选择不恰当时,单一入路对疾病处理不一定合适,所以我们把岩斜区脑膜瘤分成A、B、C、D、E区域后,在影像学上先评估,比如累及到某个区域时,就可以适合2~3种的入路,那么医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入路;有些明显不适合或者做不到的入路,如果医生选择这样的入路对处理这种复杂的疾病就不适合。

这么多年来,我们对额眶颧Kawase入路、乙状窦前-远外侧联合入路等颅底入路都普遍应用过,对大、中、小的岩斜区脑膜瘤有深刻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找到最恰当的方法,甚至是联合入路和分期入路来处理这样一组复杂的疾病。

神外前沿:在颅底手术中,显微镜的优势在哪里呢?

陶钧:在颅底手术中,显微镜下优势首先是景深,因为我们传统的神经外科医生对显微手术技术的掌握,这么多年应该是得心应手,但是显微镜也受到视野的影响,其角度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在,我们也在尝试显微镜和神经内镜结合,因为神经内镜抵近观察,包括深部操作可能更方便。

我认为,无论神经内镜还是显微镜,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把两者结合起来。

前段时间,我们和神经内镜组王义宝教授团队合作了一例非常复杂的肿瘤,其在颅腔、颅外、斜坡都有侵袭,无论是通过鼻颅底还是经典的开颅手术都无法解决。我们做的一期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双镜结合,这样才把神经内镜优势和显微镜优势结合起来,这例病人切除手术也非常满意。

神外前沿: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双镜联合”,其有先后的顺序吗?

陶钧:不一定,应该根据具体病例具体分析,以上述病例为例,我们当时是先在显微镜下做的开颅手术。

我们团队现在也在应用神经内镜,就是在显微镜需要辅助时,可能会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我的体会,经颅内镜和经鼻内镜还不一样,因为通道的安全性不一样,以骨性的切除为例,经过神经内镜辅助后,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死角,从而更好保护,避免过多的骨性切除。

另外,在显微镜下,我们对景深可能控制得好,神经内镜需要特别熟练的操作才能够驾驭这些过程,确保通道的安全,我认为,还有一定的学习曲线。

神外前沿:颅底手术,对显微镜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陶钧:我个人的应用特点还是喜欢高倍数的观察。高倍数观察,无论是视野,包括精细的操作等都有保障。当然,我们做手术并不一定要追求很快,而是追求解剖层次的清晰,这样全程都可控、可观察。

神外前沿:颅底手术组,规模和病种?

陶钧:我们组每年做复杂的颅底手术量在200台左右,其中最多的是复杂的颅底脑膜瘤,各个部位的都有,如岩斜的、海绵窦、枕大孔等。还有一大类疾病是听神经瘤,包括后组颅神经鞘瘤等也越来越多,我们每周都能做到这类手术。此外,颅眶沟通肿瘤等手术,我们也经常做眶内肿瘤手术。

课件精选

专家简介

陶钧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浑南院区病区副主任。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师从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运杰教授,2010年晋升副教授独立领组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累计完成各种复杂神经系统肿瘤20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4年和王运杰教授在国际上共同提出新的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分型和定义方法。代表科室多次参加国内颅底肿瘤学术活动并大会发言。专业特长:擅长各种神经系统复杂高难肿瘤的诊治,尤其擅长海绵窦区肿瘤、岩斜区肿瘤、枕骨大孔区、颈静脉孔区肿瘤、颅眶沟通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室内肿瘤、脑干肿瘤、巨大复杂的脑膜瘤等颅底肿瘤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擅长颅内肿瘤的锁孔微创手术。擅长脑膜瘤微创手术。擅长听神经瘤精准微创保面保听手术。擅长眶内肿瘤手术。擅长显微镜结合神经内镜双镜微创手术。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手术治疗。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省部级课题两项。

科室简介

核心数据 | 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

在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肿瘤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于2021年12月成立,在成立至今的半年时间内,完成了600多台手术,其中4级手术比例达到了95%。目前科室医生23名,护士33名,现在有85张核定床位。目标是每年手术量力争达到1200~1300台左右,并且尽量提高手术的级别。

提交后,我们将每月自动将您关注领域的行业快讯更新链接通过短信、邮件发送给你
徕卡神刀博览第111期|专访中国医大一院陶钧:颅底岩斜区脑膜瘤 在国际上提出新分型 立即观看
wechat
欢迎扫码关注徕卡官方微信,更多显微技巧,行业资讯尽在掌握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