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转自北京福禧康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创办的 “神外前沿”新媒体中的《徕卡神刀博览》栏目。该栏目由徕卡显微系统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合作创办的一档精品神经外科手术展播类栏目,由“神外前沿”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专家投稿。根据合作协议,徕卡可转载该栏目文章。未经“神外前沿”新媒体和原作者授权,禁止徕卡以外的第三方转载。文中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徕卡。
手术视频
观点摘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王灯亮:
1.高流量搭桥技术要求高,风险高,选择的范围和使用频率非常低;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是中低流量血管搭桥。
2.显微镜要有足够的景深,一般放大10倍以上,能够很好的满足到血管搭桥的需要,另外还需要显微镜下的荧光造影。
3.我们在分离颞浅动脉前做荧光造影,能够很好的辨别血管走形的方向,为分离颞浅动脉提供非常好的帮助。
本期专家访谈
复合手术在脑血管病的优越性
神外前沿:脑血管病复合手术室的应用进展?
王灯亮:复合手术室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应用复合手术室有两年多时间了。复合手术室在脑血管病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动脉瘤血流重建等起到很好作用。我们也做了一批病人,而且效果很好。
神外前沿:团队既做手术又做介入比例各占多少?如何选择?
王灯亮:这是个好问题。在脑血管病领域,复合手术越来越体现优越性。大家知道,有些复杂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通过单一的手术方式解决可能比较困难,而通过复合手术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有效的解决问题了。
比如一个复杂的动脉瘤,如果通过开颅手术,可能风险非常大;通过介入栓塞,费用又非常高。如果加入了复合手术技术,既可以降低病人的费用,也可以提高安全性。
当然,血管畸形也可以通过单一的栓塞,但可能需要多次栓塞,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通过开颅手术,可能风险很高,产生的术中出血量非常多,或者术后导致的并发症可能性非常高。
对于您的问题,我们选择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比例,如果说比较简单的AVM、动脉瘤等,通过外科手术或者通过介入栓塞都能达到目的。对于复杂的脑血管病,我们通过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两种技术可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而更选择复合手术技术,主要和患者病情相关系。
流量和搭桥
神外前沿:复杂动脉瘤选择夹闭还是搭桥?
王灯亮:对复杂的动脉瘤,我们会根据动脉瘤所在的位置选择不同方法,比如动脉瘤在颅内,大脑中动脉比较巨大的动脉瘤,没办法通过介入栓塞,或者夹闭比较困难,需要做孤立的动脉瘤,我们先做搭桥。因为搭桥可以很好的对这种远端血管进行补充的供血,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如果侧支血管建立以后,我们再对动脉瘤进行孤立,或者进行夹闭,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然,对于颈内动脉的巨大动脉瘤,比如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如果在复合手术下,我们选择先把动脉瘤暴露后,再把一个球囊预置到颈内动脉瘤颈部。需要进行动脉瘤瘤颈暴露进行夹闭时,我们把预置球囊充盈后,封堵动脉瘤瘤颈,让血流无法进入动脉瘤腔内,再用针头穿刺动脉瘤腔,把动脉瘤内血液抽吸出来,降低动脉瘤压,而且很好的暴露瘤颈和进行动脉瘤瘤颈夹闭,起到很好的安全和有效性的目的。
神外前沿:搭桥的选择是高流量还是低流量呢?
王灯亮:所谓高流量血管搭桥,其血流量在每分钟50毫升以上,需要比较粗大供体血管,比如颈内动脉或者颈总动脉,通过桥血管向颅内供血。高流量搭桥要求技术非常高,而且风险相当高,所以高流量搭桥选择的范围和使用频率非常低。
目前使用得比较多见的是中低流量血管搭桥。因为中低流量血管搭桥,第一可以满足颅内供血的目的,第二风险明显降低。所谓中流量就是其血流量每分钟在25毫升到50毫升,而低流量是低于25毫升。
烟雾病受体的血管比较小;如果中高流量搭桥,需要桥血管,取脑动脉或者大隐静脉;但对于需要低流量的病变不适合的,比如烟雾病本身血管壁很薄,如果血流量高容易导致出血。
中流量搭桥,我们会选择大脑中动脉M3段的动脉,这样作为血管的匹配,能够更好供应它的供血区域。当然,这种选择多见于上干或者下干的动脉瘤或者狭窄,处理后进行血管的吻合。
搭桥手术对显微镜放大倍数和荧光造影要求
神外前沿:搭桥手术对显微镜放大倍数和荧光造影有哪些要求呢?
王灯亮:目前神经外科使用的显微镜景深足够,一般讲它放大10倍以上,如10~15倍,能够很好的满足到我们临床所需的血管搭桥目的。对于低流量搭桥,因为受体血管比较小,吻合线比较细,这样需要更清晰的看到线和吻合口,才能够做到很好的精准吻合。
目前市场上神经外科所用的显微镜,尤其比较高端的显微镜,都可以符合我们需要搭桥的目的,当然,对这种显微镜还需要荧光造影。
一般低端的显微镜,荧光造影没办法做到,我们做完后观察血流是否通畅,而且血流量是否足够多,所以更好的显微镜还可以作为荧光分析,看血流的匹配情况。
神外前沿:显微镜放大倍数后,是否可能有时兼顾不到全局视野,术中容易触碰到神经血管等,产生出血或其它副作用呢?
王灯亮:有可能,所以对术者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局部放大之外,术者还要有全局观。所谓全局观,即人的第六感,就是我们手放的位置,而且吻合针非常细小。在肉眼下甚至看不到的针,所以倍数放得越大看得越清晰。这样我们需要局部时,那就局部放大;如果我们要整体观,比如有时需要找针,我们就放到更大的范围,而且对不需要的脑组织也需要用棉片或明胶海绵进行保护,预防刚才您问的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神外前沿:显微镜下荧光造影的临床价值?
王灯亮:我认为,有两方面作用,第一比较重要是常规吻合以后,我们看吻合口是否通畅。第二,比如我们找供血动脉,在分离颞浅动脉时,如比较常见的烟雾病搭桥,需要分离颞浅动脉,在普通情况下,我们找颞浅动脉需要看走形,而且这种情况下,常规是用手触摸,看血管的波动,因为颞浅动脉属于低流量的血管,波动比较弱。对于初学者可能不一定那么好的触摸到这种血管和辨别血管的走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分离颞浅动脉前的荧光造影,就能够很好的辨别血管走形的方向,为分离颞浅动脉提供非常好的帮助。
手术步骤等
专家简介
王灯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脑血管病复合手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八届脑血管外科学组秘书,福建省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秘书,福建省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秘书长。擅长脑脊髓血管性疾病介入及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肿瘤等诊治。主持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三项,近五年发表文章8篇,其中5篇被SCI杂志收录。2022年度获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佳医师”,2018年获得福建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