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转自北京福禧康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创办的 “神外前沿”新媒体中的《徕卡神刀博览》栏目。该栏目由徕卡显微系统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合作创办的一档精品神经外科手术展播类栏目,由“神外前沿”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专家投稿。根据合作协议,徕卡可转载该栏目文章。未经“神外前沿”新媒体和原作者授权,禁止徕卡以外的第三方转载。文中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徕卡。
神外前沿讯,近期,国内知名功能神外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做客神外前沿-徕卡神刀博览直播间,主讲《脑深部电刺激靶点解剖与临床应用》。
张建国教授在国内功能神经外科领域,无论临床还是科研,均处在领先地位。尤其是近年来投身神经调控领域,与清华大学合作的脑起搏器研究项目,在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建国教授讲座视频及访谈要点如下:
神外前沿:到了新院区,功能神外有什么变化?
张建国:功能神经外科有很大的变化,在老天坛医院,我们只有17张床,现在增加到57张床,从半个病区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半病区。
功能神外的手术量也有大幅增强,以往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颅神经疾病、活检等功能神外手术,因为床位的限制,每年做600多台。在去年新院试运行的一年,功能神外完成了1800台手术,这是创纪录的。我们也有信心和全国同道共同努力,把功能神外做得更好。
神外前沿: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解剖内容?
张建国:目前,运动性障碍疾病外科首选治疗方式是脑深部电刺激,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将电机植入到大脑特定的靶区或部位,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靶点定位要准确。对靶点的解剖和临床应用,也是我们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今天我们讲的主要是DBS手术的靶点解剖和应用。
神外前沿:功能神外手术中很多核团在解剖中是肉眼看不到的,这个如何学习?
张建国:对靶点定位是随着现代影像、电生理技术及术者经验等的进步,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的靶点定位确实是不可见的,而且是通过简介定位,准确性比较差。随着影像等新技术出现,原来一些不可见靶点,现在变成可见了。
神外前沿:DTI在定位中的准确度是多少?
张建国:核团靶点定位是多种方法互相验证,这样才能使得靶点定位更加准确,即使可见的丘脑底核定位,也需要电生理等技术来定位。DTI对纤维束联系和连接,其实电刺激或毁损时,纤维束和核团是相辅相成的。
神外前沿:STN背外侧感觉运动区对震颤改善效果好,但是对焦虑、抑郁改善需要刺激STN哪个部位?
张建国:丘脑底核分为几个区,感觉运动区、联络区、边缘区,其中感觉运动区主要在背外侧,对运动障碍改善比较好,但在腹侧,主要是边缘区,则对情感影响比较大。如果症状比较轻微,那电极位置不要太深,要偏感觉运动区,刺激的时候对焦虑和抑郁影响不大。如果划不着焦虑和抑郁比较严重,那尽量不选择丘脑底核,而是应该选择苍白球核团。
讲者简介
张建国,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室主任;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癫痫临床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生理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理事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会(WSSFN)常务理事;亚洲癫痫外科协会及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谭基金管委会主任委员。200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奖项及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2017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是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项目和“登峰”人才培养计划的获得者。主要诊疗脑功能性疾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顽固性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精神疾病等。先后承担科技部、国自然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SCI收录文章80余篇,主编和编译论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