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或点击右上角...分享

声明:本文转自北京福禧康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创办的 “神外前沿”新媒体中的《徕卡神刀博览》栏目。该栏目由徕卡显微系统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合作创办的一档精品神经外科手术展播类栏目,由“神外前沿”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专家投稿。根据合作协议,徕卡可转载该栏目文章。未经“神外前沿”新媒体和原作者授权,禁止徕卡以外的第三方转载。文中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徕卡。

徕卡神刀博览第99期|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颅底外科的学科建设

核心数据 |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颅底外科病区(神外二)

从2004年三博脑科建院开始,颅底外科就是医院重点发展的科室,手术量平均每年攀升10%左右,2021年颅底外科的手术量接近700台,而且基本上都是三级、四级的手术。

从2016年开始开展显微镜与内镜联合手术,目前团队的内镜手术与双镜联合手术已经占比1/3左右,大幅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和手术质量。

颅底外科兼容并蓄,积极进取,吸收耳鼻喉科等兄弟科室经验,开拓侧颅底外科手术,目前已经完成100多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

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致辞

专访于春江:双镜联合并吸收兄弟学科经验   颅底手术迎来新发展

神外前沿: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在颅底手术上的发展历史?

于春江: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外二病区,这是三博脑科医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我带过的第二个科室。第一个科室是闫长祥院长负责的神外六病区,这两个病区都在做神经肿瘤的相关工作。直至2008年医院搬到现址香山后,神外六病区开始独立工作;2008年到2012年,我带了4年后,神外二病区也开始独立工作。

神外前沿:对三博医院颅底神经外科的发展,有哪些期许?

于春江:神外二病区主任是张宏伟副院长,分两个组。可以说,该病区在张宏伟主任带领下开展的工作,比当年我做的时候还要好。客观来说,第一是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二是团队和个人的不懈努力。

神外前沿:在颅底肿瘤手术上的进步?

于春江:目前,神外二病区集中在神经肿瘤,并且侧重在颅底肿瘤,如颅底的脊索瘤,复杂难治性的垂体腺瘤等,当然还有传统的听神经瘤,斜坡的脑膜瘤等。此外,神外二病区还涉及基础的研究,包括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等方面做的都不错,尤其在颅底肿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宏伟副院长除了显微镜以外,又把内镜技术应用到颅底肿瘤治疗上,这样对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手术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神外前沿:吸收耳鼻喉科等入路,取得了哪些进步?

于春江:神外二病区另外一个方向是侧重耳科和神经外科的结合,我们叫耳神经外科,也有叫做侧颅底外科。负责这项工作的张明山教授是在我这儿读的博士,之后是在上海九院吴皓院长读了耳鼻喉学科的博士后,所以对耳科的经验又有所了解。然后把这两个科融在一起,所以在耳神经外科,尤其侧颅底如岩骨入路等很不错,在全国也是能拿得出手的工作。此外,张明山主任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在颅内转移瘤等临床研究方面还做了不少工作。

学科带头人/院领导致辞

专访张宏伟:兼容并蓄、积极进取的颅底外科  疑难手术量每年近700台

神外前沿:三博脑科神外颅底病区的发展概况?

张宏伟: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实际上就是我院的颅底病区。在2011年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我们医院作为首批北京市5家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入选,当时我们作为整个医院的颅底外科来发展。

颅底外科从2004年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建院开始,一直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来发展。

神外前沿:目前颅底手术量达到的规模?

张宏伟:从2004年到2021年,我们颅底外科手术量逐年攀升,平均每年攀升10%左右,去年升到17%;颅底外科的手术量接近700台,而且基本上都是三级、四级手术。不像建院早期,还做些简单的手术,如神经外科都涉及的分流手术、颅骨修补、简单凸面肿瘤手术等,现在这些手术在门诊就已经给过滤掉了,这些患者不用到北京来,我们推荐回当地去解决问题。

神外前沿:手术质量提升与颅底外科发展目标?

张宏伟:现在尽管手术量有大的提升,但是质量上的提升更重要,这是完全按照国家三级诊疗政策来定位的,也是按照我们三博脑科医院集团的定位来发展的,三博脑科医院集团现在福建、重庆、河南、昆明已有6家分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作为集团的旗舰医院,在集团的定位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人才培养输出中心。比如,我们不能身处在北京的位置,去做很多低难度的手术,这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所以说颅底外科的发展,是和我们医院的发展大方向相辅相成的,未来将建成为国内一流的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学院型医院。

科室主任/主要专家陈述

专访张明山:吸收耳鼻喉科经验 开展神外侧颅底手术的术式创新

神外前沿:目前开展的手术和主要治疗病种?

张明山:我所在的颅底病房主要是治疗颅底相关的疾病,包括中线颅底、侧颅底等。 其中,侧颅底概念最早是从耳鼻喉科医生那边得来的,“翻译”过来,在神经外科领域主要是指听神经瘤、岩骨及颈静脉孔区肿瘤等。

神外前沿:听神经瘤手术在传统神外经典入路之外,又吸收了耳鼻喉科等入路?

张明山:听神经瘤最早是于春江教授(访谈链接)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侧颅底主打的领域,我们是传承者。在听神经瘤手术上,神经外科通常是采取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我们这几年多学科交流较多,也从耳鼻喉科医生学习到新的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如经中颅底入路或者迷路入路等。

神外前沿:颈静脉孔区肿瘤借鉴学习了哪些新入路?

张明山:对于颈静脉孔区肿瘤,神经外科经典入路是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入路等。但颈静脉孔区肿瘤有些是颅内外沟通性肿瘤,不仅长在桥小脑角区,而且长在岩骨内,有时候可能向颈部延伸,所以涉及到的结构和解剖,相对比较复杂,如果仅仅用神经外科经典的乙状窦后入路或远外侧入路,可能达不到这些区域。

我们通过和耳鼻喉科医生不断的交流、学习,也应用了他们的三个入路:Fisch颞下窝A型入路、岩枕入路、迷路下经乳突入路,再结合神经外科的乙状窦后入路或远外侧入路,这样基本上对颈静脉孔区肿瘤各种类型各种生长方式的,都能够提高全切的概率,减少并发症。

这几年我们在这个领域也确实做了些工作,大概做了100多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去年还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岩骨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科室副主任/主要专家陈述

专访谷春雨:团队在听神经瘤手术上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神外前沿:目前开展的手术和主要治疗病种?

谷春雨:我目前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颅底病区,病区主要治疗颅底相关的肿瘤,如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其它相关的疾病,如胶质瘤,诊断比较困难或需要做立体定向手术的,我也有所涉及。 

我和张明山主任所在的专业组,一是侧颅底肿瘤,包括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有一部分面神经瘤等。

神外前沿:团队比较有特色的手术?

谷春雨:颈静脉孔区肿瘤比较复杂,涉及的神经也比较多,这是我们团队比较有特色的领域。我们最近结合内镜辅助切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神外前沿:听神经瘤的手术疗效?保面保听?

谷春雨:我们在听神经瘤领域应该是国内领先的,手术主要以乙状窦后入路为主,比如有些内听道内的肿瘤比较深,在显微镜下接触比较困难时,我们会用内镜辅助,这样视角比较好,有的对内听道神经保护起比较大的作用。对于听神经瘤的手术效果,我们曾经做过回顾性分析,在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上达到90%,甚至95%以上。

科室副主任/主要专家陈述

专访曲彦明:目前约1/3的手术采取了双镜联合技术

神外前沿:目前开展的手术和主要治疗病种?

曲彦明:目前我在张宏伟副院长的团队,主要处理颅底常见的肿瘤,如脑膜瘤,后颅窝中最常见的听神经瘤等类型,还涉及到颅鼻、颅眶沟通性恶性肿瘤,包括侧颅底肿瘤等。

神外前沿: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的开展?

曲彦明:我们从2016年开始,最近这两年更多些。目前,在我们手术中,大概有1/3手术需要通过内镜或双镜联合,如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用显微镜联合内镜,或者显微镜辅助内镜。这些手术占比较大,而且在逐年的增加。

神外前沿:颅底手术的多学科合作?

曲彦明:这也是大势所趋,因为颅底、眼眶、口鼻,包括侧颅底和耳鼻喉科等都是我们的“邻居”,肿瘤生长不可能沿着学科划分方式。在临床中,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很常见,对于这部分肿瘤,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优势。

目前,对于颅底肿瘤,包括双镜联合的技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借鉴了耳鼻喉科、眼科的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我觉得多学科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对患者会有更大的获益。

团队简介

于春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三系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1995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颅底显微外科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完成十余种颅底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前已经完成各种颅内肿瘤7400余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斜坡肿瘤9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87%;大型听神经瘤手术52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96%,面神经保留率达90%,居国内领先水平;经额、经蝶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1800余例,手术治疗效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张宏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垂体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教研室 主任。多年来主要从事脑肿瘤的临床治疗,如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脊索瘤等的手术切除、胶质瘤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等,特别是对以垂体瘤为主的鞍区肿瘤、松果体区肿瘤、复杂的大型颅底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其中大型听神经瘤面神经的保留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4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卫生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等课题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和老年人多病共患子课题2项,在Neurosurgery、Aging-US、J mol neuroscience、 Neurological Research、Neurosurgical Review、《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中外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行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垂体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委员、《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第十二届、十三届编辑委员会 通讯编委、《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编委《中国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

张明山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博士,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7年,其中颅底外科学习及工作15年。专业特长:擅长对听神经瘤、垂体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内外沟通肿瘤,颅内转移癌等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每年完成200余例神经外科手术,近几年开展耳科入路结合神经外科入路治疗侧颅底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开展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颅内转移癌的工作。行业任职: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青年委员会委员、医促会颅底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海医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颅底外科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转移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转移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神经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智能化医疗开发和应用学组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专家委员会肺癌脑和脑膜转移协作组委员。发表文章及专著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4篇,参编著作2部。主持过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课题“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神经轴转移的临床研究” 课题 1项。举办多期“侧颅底手术入路多学科协作学习班”。

谷春雨,神经外科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1999于中国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神经外科硕士学位; 同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2005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浜松医科大学神经外科,201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留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回国,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颅底肿瘤病区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神经系统脑肿瘤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脑肿瘤诊断、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致力于胶质瘤干细胞及颅底肿瘤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曲彦明,副主任医师,讲师,科室副主任,1999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于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修;2006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师从神经外科专家于春江教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 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工作,从事颅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011年为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博士后, 合作导师为李俊发教授。硕士期间主要从事神经解剖学研究, 博士课题研究方向为颅底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此间结合神经外科临床, 在胶质瘤免疫治疗、听神经瘤面神经保护、脑卒中缺血预适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等方面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并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三项基金资助。从事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10年余。在颅内肿瘤诊断、术前影像学分析、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长期协助于春江教授在全国各地举办“颅脑肿瘤显微外科解剖及手术技巧研讨班”,主要承担授课及现场讲解、操作。近年结合科研工作基础主要致力于脑胶质瘤、听神经瘤、淋巴瘤等多种颅内肿瘤的综合治疗研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编著作3部。

提交后,我们将每月自动将您关注领域的行业快讯更新链接通过短信、邮件发送给你
徕卡神刀博览第99期|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颅底外科的学科建设 立即观看
wechat
欢迎扫码关注徕卡官方微信,更多显微技巧,行业资讯尽在掌握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