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转自北京福禧康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创办的 “神外前沿”新媒体中的《徕卡神刀博览》栏目。该栏目由徕卡显微系统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合作创办的一档精品神经外科手术展播类栏目,由“神外前沿”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专家投稿。根据合作协议,徕卡可转载该栏目文章。未经“神外前沿”新媒体和原作者授权,禁止徕卡以外的第三方转载。文中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徕卡。
神外前沿讯,2018年3月27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开颅手术显微镜下切除2个月龄婴儿巨大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合并高流量动静脉瘘畸形的手术,该手术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院长张玉琪教授主刀。目前,患儿已于4月11日顺利出院。手术视频及相关讲解如下:
手术视频
请直接下图收看,术者配音讲解
术者访谈
儿童颅内动脉瘤非常罕见,相关文献显示仅占所有动脉瘤病人的0.5%-4.6%,婴儿巨大动脉瘤合并高流量动静脉瘘患者更为罕见,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病例报道。
这位小儿患者入院时只有1个月大,因为感冒等问题,在我们这里住院26天后才手术的。手术采取冠状切口左额入路,术中看到7-8cm的巨大动脉瘤,进行分离找到供血血管并断掉,再把引流到矢状窦的血管再夹闭,两根血管夹闭后,就取出动脉瘤,术中几乎未出血,全部手术下来只出血70毫升。
手术难点在于载瘤动脉及动脉化的静脉较为粗大,而且是两个月的小儿的巨大动脉瘤,一旦动脉瘤破裂,患儿瞬间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此前该患儿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神经外科,均因患儿年龄太小,病例罕见,手术风险极高未能进一步治疗。
治疗经过
治疗过程:
患儿入院1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口唇青紫,伴肢体僵硬,无肢体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发热,持续约半分钟后缓解,精神状态良好。
入院8天前无诱因出现右侧眼角、口角处抽搐,伴右侧肢体抖动,查头CT提示左侧额叶异常高密度影,考虑脑出血破入脑室。头MRI及MRA提示左额出血、动静脉畸形可能性大。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头围38.5cm,前囟门张力不高。
入院后复查头MRA+MRV并予以重建,全科讨论后考虑动脉瘤、动静脉瘘致脑出血可能性大,完善术前检查除外手术禁忌,于2018-3-27全麻下行冠切左额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动脉瘤切除术。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70ml,因术中脑室开放,术毕留置瘤腔外引流管1根。术后复查头CT提示术腔干净,无出血,予以抗炎、补液、预防感染、预防癫痫等治疗,患儿恢复良好,术后第5天拔出引流管,切口I/甲愈合。
术后10天拆线,术后两周复查头MRA提示病灶切除完整,顺利出院。
术前资料
术后资料
切除病变
术者简介
张玉琪,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 1992年硕士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导师周定标教授), 1995博士毕业于北京天坛医院(导师王忠诚院士)。 1995 年- 1997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做访问学者(博士后)。曾任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助理、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2012年9月做为特殊人才引进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院长、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杂志《Brain Science Advances》杂志总编辑。
张玉琪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小儿神经外科、脑肿瘤、脑积水的诊治,擅长颅咽管瘤、鞍区肿瘤、三室内肿瘤、丘脑肿瘤、颅底肿瘤、脑干肿瘤、脑血管病。特别在儿童颅咽管瘤的研究中取得突破,使我国儿童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张玉琪教授参加编写了20多部专著,如我国神经外科经典著作《王忠诚神经外科学》,以及教育部八年制和五年制《外科学》教材的编写,是《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解剖与临床》、《儿童神经系统肿瘤》副主编。发表论文170余篇。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奖5项,国际奖项1项,如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中华医学会“中青年外科奖”,美国赛克勒基金会“中国医师年度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在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小儿神经外科学会(ISPN)中国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卫生部专科医师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和《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编委。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董事长。